一对钟鼓让邱老兴奋不已,跃跃欲试。一生钟爱古乐的邱老对乐器有着本能的亲切感。1939年,九岁的邱少求被父亲送入当时的浏阳礼乐局,接受儒学教育。除了学习传统的“八德”文化外,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礼乐!
从学习礼乐到参与祭孔,在浏阳礼乐局的这十年,邱少求坚定了对古乐的浓厚兴趣。然而历史仿佛再次上演。1949年建国后,全国各地的祭孔活动均被禁止,从此,浏阳文庙陷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沉寂。
随着文庙的沉寂,邱少求的人生也跌入了谷底。在那段昏暗的时光里,他始终仰望着那一丝丝光明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,全国儒学文化陆续复苏,浏阳古乐也开始了抢救恢复之路。
庆幸于古乐乐器得以保存,这让浏阳古乐的复苏有了一丝希望。然而时隔多年,知晓古乐的人已经寥寥无几,恢复工作可谓任重道远。
在邱少求和刘百祥两位老人年复一年的指导下,2015年9月28日,随着浏阳文庙建国后首次祭孔大典的进行,沉寂了67年的浏阳古乐终于再次奏响。
这场阔别已久的祭孔大典较为圆满,但仍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,而接下来的路,邱少求只能独自前行。
今天是2018年浏阳文庙秋季祭孔彩排的日子,如往年一样,不放心的邱老早早的来到了文庙。
今年彩排的主要负责人是邱老的徒弟王娜娜,自2015年以来,她便在邱老的指导下开始了文庙祭孔的组织工作。
亲历过传统祀孔仪式的邱老,对半个世纪后失而复得的祭孔大典有着高于旁人的要求。
彩排的午休时间,邱老把徒弟们召集起来,对排练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了指导。
对于浏阳古乐而言,邱老就像一本尘封多年的字典,期待着被人翻阅。看着眼前年轻的学生们,他想把一切都倾囊相授。但古乐的学习并不仅仅在于表面的技巧,对其背后儒学文化的理解也尤为重要,而这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会的。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-
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-
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-
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-
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-
7*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推荐样音
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
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提交成功
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,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
你也可以注册,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,在线接单配音。(7 X 24小时主播接单)